人工智慧在醫學的倫理考量

林智敏醫師

人工智慧的發展

  • 隨著圖形顯示器(GPU)高速計算進步,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隨之以日新月益速度發展。

  • AI模型可學習大量資訊,與使用者產生流暢的對話,或者執行類似於人類的判斷功能,其發展相當驚人。

  • 2023-2025期間,人工智慧高速發展,已經開發出大量人工智能相關產品。

  • 然而其應用於醫學仍處於發展階段,且影響不可不謹慎。

人工智慧的陷阱

  • 至2025年為止,AI幻覺屢見不鮮,經常產生錯誤甚至誤導訊息。

  • AI產生偏差根源,成因於目標函數的設計,也與資料的收集偏見與訓練過程發散有關係。

  • 此外,AI相關的醫療產品,大多企圖要取代醫療專業判斷,難免可能影響醫病決策。

  • 然而AI規劃者是否真心為病人著想,或是為了利益,匆促之間趕上路(軟體業所謂agile development),甚至延誤病情,不可不慎。

  • 若AI未經臨床試驗,或未經倫理學反思就上路,無論對於醫病或專業相關方,其潛在影響值得思考。

對話機器人引發的精神變化

  • 2025年有青少年因為與人工智慧對話機器人討論自殺,竟然受到人工智慧鼓勵而自殺成功,震驚醫療界。